本文共 551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8 分钟。
《论语别裁》-南上师
《货殖列传》里头,怎么致富的,他说了一些要点,经典的名言很多。我想给大家讲的很多,你看红笔画的那么多,都很重要,希望你们大家能够吸收,能够了解。我现在为了争取时间,只好简单地讲。这一段他就讲一切人都是求利的。
“由此观之,贤人深谋于廊庙”,这个贤人是讲读书的,有知识、有道德、有学问的,去搞政治。“论议朝廷”,管理国家的政治。“守信死节”,他说这些管政治的人论议朝廷,必须要做到人品“守信死节”,守住信用,建立人品。“死节”,至死不变,为了名节的问题,宁可守穷,这就是人格的建立。“隐居岩穴之士,设为名高者安归乎”,一般人都是为名利,都想赚钱。他说至于有些人看不起名,看不起利,学问很好,做隐士或者修道去了,名利对他们不起作用,那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啊?他提出来一个问题。“归于富厚也”,结果呢,这个他就骂人了,说有些自己表示清高的人,最后还是向钱看。
譬如我们提到齐国当年的首都临淄,孟子、荀子、一般科学家、修道的、炼丹的,都到齐国去了,你们看那个阶段,那个山东临淄比现在上海、香港热闹得多了,天下的人才都汇集在那里,都向那里跑,为什么?因为那个地方有钱。
下面这一段很精彩,把军人、各式各样的人都讲了,我们简单地念过去,“是以廉吏久,久更富,廉贾归富。富者,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”,为什么要钱,要富有?世界上只有富有最诱惑人,人类天生的性情是要钱,不用教他,个个都向钱走,向富有走。
“故壮士在军,攻城先登,陷阵却敌,斩将搴旗,前蒙矢石,不避汤火之难者,为重赏使也。”当兵的去拼命,打仗的时候冲到最前面去,为了升官,为了发财,他说不是为了利吗?这是一段。
“其在闾巷少年,攻剽椎埋,劫人作奸,掘冢铸币,任侠并兼,借交×××,篡逐幽隐,不避法禁,走死地如骛,其实皆为财用耳。”这个包括很多了,“闾巷少年”,一般年轻人。“攻剽”就是现在抢劫之类,少年特别多,各地都有。“劫人作奸”,抢劫或者强奸,或者盗墓,挖人家的坟墓,或者做假钞票,还有替人家做保镖拼命,或私家侦探,甚至一切犯法的事情都干。“走死地如鹜”,他们自己晓得这样做犯法,会被枪毙,但还是拼着命去做,为什么?其实都是为了钱,还是为了钱。
“今夫赵女郑姬,设形容,揳名琴,揄长袂”,这些都是文章的好东西,文学的好东西,古人写文章所谓“炼字”,每个字都是黄金打造的一样,深思熟虑。“蹑利屣,目挑新招”,这四个字更滑稽了,他讲女性出来做这个事,譬如说眼睛一瞟,就勾搭上了,“心招”,你来吧!心里想的就是一个钱。“出不远千里”,千里迢迢都要跑来,乃至农村出来的跑到都市,打扮得漂亮去赚钱。“不择老少”,不管你是什么人,只要有钱。“奔厚富也”,为了钱。这是讲女的方面,你看古今社会是一样的。
“游闲公子,饰冠剑,连车骑,亦为富贵容也。”你们这些老板们、少爷们、×××们,或者大官的少爷公子们,名牌的车子、名牌的服饰,他是为“富贵容”,表示炫耀,还是为了钱。
“弋射渔猎”,打鱼的、打猎的。“犯晨夜”,半夜就起来工作。“冒霜雪,驰坑谷”,很危险的地方都去。“不避猛兽之害,为得味也”,为了好吃,大家喜欢新鲜的野味,他们就做这种事。
“博戏驰逐,斗鸡走狗”,赌钱的、开×××的。“作色相矜”,男女打扮得很漂亮,在那里乱搞。“必争胜者,重失负也”,都想成功,都怕输,不想失败。
再来是做医生的,高价钱给人家看病,“医方诸食技术之人,焦神极能,为重糈也”,为了吃饭,也是为了钱。
还有做公务员的,“吏士舞文弄法,刻章伪书”,写假公文,假的证据。“不避刀锯之诛者,没于赂遗也”,不怕犯法,不怕坐牢,不怕枪毙而贪污受贿,也是为了钱。
“农工商贾畜长,固求富益货也”,各行各业,大家通通为了要钱,使自己富有。
“此有知尽能索耳,终不余力而让财矣”,他说所有这些人,都不远千里×××,拼了命,都是为了钱。
这一段讲这个,目的为了什么?告诉你,大家都向钱看。这又是为什么?中间你自己去研究,跳过来下一页。
“今有无秩禄之奉,爵邑之入,而乐与比者,命曰素封”,这是个问题,你看《聊斋志异》,常碰到“素封之子”,“素封”是从这里来的。什么叫“素封”呢?一般人白手起家,也没有家庭的背景,等到富有了,像一个王爷一样。所以我常常告诉人家,怪不得大家要钱,我说我一辈子功名、富贵、权利,什么都玩过,然后我看这些人真有意思。“封”等于封侯拜相,有封地或爵位。可是有了钱还没有办法封侯啊!但是你有了钱,好像那个地位跟他们是一样,因为有钱,你的身份就高了,“素封”是这样一个东西。“素”就是白纸一张,“封”就是封爵、封地。再转到下面看:
“是以无财作力,少有斗智,既饶争时,此其大经也”,所以钱财是那么诱惑人的东西。
司马迁这一篇文章读完了,你差不多懂了人生。不过你只读一次两次不行的哦,要读好多次才可能懂。我读《史记》的经验告诉你,当年抗战的时候,我在成都,那里有个很有名的学者,前清最后一榜的榜眼商衍鎏先生,我也拜他为师。有一天我问他:“老师啊,你们当年考进士是怎么考的?”他说:“你怎么问这个?”我说:“那我的文章如果参与考试怎么样?”他说:“应该可以。”我心里想,那么容易啊!可是真讲读书很难,每个字都要很用心,这是一件事。
后来我问袁老师,袁老师说:“听说你跟商老师问当年考进士。”我说:“我看前清这些举人、进士的文章差不多,我认为很平常。”袁老师把胡子一抹,瞪我一眼,他说:“你书读过很多,《史记》当然很熟,有一篇《伯夷叔齐列传》你读几遍?”我说两三遍,可是好句子都会背啊!袁老师说:“不行!你要懂得写文章,把《伯夷叔齐列传》读一百遍,再来跟我讲话。”我一听很不服气,可是他是我的老师,当年跟老师是这样讲:“是!”不讲话了,只答应是。回来很不服气,再拿《史记》出来读一读。哎呦!我发现是有问题!当年认为读懂的,现在好像没有看到的地方很多啊!再来。哎呦!越看越有问题,最后真听老师的话读一百遍,然后来跟老师说。他一看说:“你不要说了,你懂了。”所以,读书做学问真难!我现在提出来请你们注意。
所以他说“是以无财作力”,没有钱,只出劳力,有时候人自己有自卑感,“少有斗智”,自己脑筋不肯用了。“既饶争时,此其大经也”,自己有办法以后,自己脑筋会出来。
“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,则贤人勉焉”,这些话都很重要,现在一般人为了谋生,“不待危身取给”,危险的事情敢去做,“则贤人勉焉”,所以一般人是勉励他。人生要建立自己谋生的职业,不要随便求人。自己会谋生了,就可以建立独立人格了,这个要特别特别注意!
“是故本富为上,末富次之,奸富最下。”富人分三种:“本富为上”,当然天生的福报好最好,父母有田地,有财产,最好。我常说,我假使父母留下来多少千亿的财产,然后由我乱花,我说那个才好,那个是本富。“末富次之”,辛苦赚来的,自己白手成家的其次。“奸富最下”,非法的致富是最下等的。
“无岩处奇士之行,而长贫贱,好语仁义,亦足羞也。”但是整个社会繁荣起来,譬如读书没有“岩处奇士之行”,要超然独立,要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,出家修道,或者是离开一切人事,处在山林里头,或者在城市里独居,孤苦伶仃,自己去修行。没有这样独立的人格与品行,而又靠人家拿钱生活的,永远是可怜的人,永远是贫贱的人。而这些人却又喜欢讲学问,讲理论,讲道德。他说那跟有钱人一比也是太羞耻了。他并不是赞成有钱哦!也不是赞成跳出现实的人生哦!这个你要去想一想了。
“凡编户之民,富相什则卑下之,伯则畏惮之,千则役,万则仆,物之理也。”“编户之民”是普通人,他看到有地位、有钱的人好像有自卑感,这是人格上的问题了。“伯则畏惮之”,看到人家更有钱会怕的,穷人怕富人,愿意拿点薪水给富人打工做事。他又说如果遇到更有钱的人,愿意做他的仆人。交一个有钱的朋友,都高了,自己脸都争光了。他说这个社会的人情都是“物之理也”,人人都有这种心理。
下面他一层一层地告诉你,“夫用贫求富”,一个人由穷白手起家到富有。“农不如工”,我们讲经济学的基础是农业经济,第二个是工业经济,第三个才是商业经济。现在买股票、期货的人,那是第五六层的经济了,已经不是经济了。所以买股票、期货,我叫它是虚无经济。买空卖空,说是支持实业生产,实际很多事在扰乱实业生产,最后说不定又归于空,这个另外讨论。
他这里告诉你,“夫用贫求富,农不如工,工不如商”——这是司马迁的观点——“刺绣文不如即倚市门”,这个很难听了,讲女性的,说手工绣花卖给人家,还不如半开门户,招一些男的,一下就解决了。
“此言末富”,当然,这样的富有是“末富”,白手起家的路,可是人都要钱,“贫者之资也”,穷了没有办法,只好走上这一条路。
“由此观之,富无经业,则货无常主,能者辐辏,不肖者瓦解。”《货殖列传》这几句话千万记住!我看司马迁人生的学问都在这里。“富无经业”,怎么样发财没有一定的,也没有长久的,哪一行、哪一业不一定,最后是靠你的智慧,不能说哪一行对,或者可以一直发达下去。
第二个“货无常主”,财富不会永远属于你的。我也常常告诉大家,财富是个什么东西?拿哲学道理,尤其是佛学的道理讲,财富属于你的所有,不是你的所有。你一生再多的钱,只有临时支配的使用权,并不是你的所有,而且只有你用到的,真用得对的,才是有效的,否则都不是。
我们从妈妈肚子里出来,两手空空的,最后还是两手空空的走。孩子生下来,这个手是抓着,大指头放在里面。人一辈子都是抓,光着屁股来,什么都抓,到死的时候放了,这就是人生。
所以我常常给大家讲,有一个经济学你们没有看过,释迦牟尼佛的经济学。释迦摩尼佛他讲一个原理,他说这个钱啊,你只有五分之一的临时支配权,有五分之四不属于你的,财富多的也一样。他说的第一份要给政府;第二份是给盗贼的,骗你、抢你的、偷你的钱;第三份属于你的疾病;第四份属于你的家人、兄弟、朋友。除了这个以外,你只剩下五分之一。这五分之一,还并非你的所有,只是你临时可以支配使用而已。我说他的经济学最高了,其实那五分之一也要自己真正用了,而且用对了,才是有效的。又有一说,世间财物,为五众所共享,“王、贼、水、火、恶子”。
司马迁这里没有讲得这么深刻,但是他讲“富无经业,货无常主”,要注意,不会永远属于你的。所以中国古人说,“富不过三代。”依我这八九十年的经验来看,三代都不会,富不过二代的很多。一下子就变了,没有了。所以“能者辐辏”,有能力的就赚来,其实不仅仅是靠能力或劳苦,还要其他很多因素凑拢来,像车子的轮子一样,一条一条辐条凑拢来。“不肖者瓦解”,能力不够了,或者其他条件不行了,一下就没有了。
“千金之家,比一都之君;巨万者,乃与王同乐。岂所谓素封者邪?非邪?”司马迁在这里讲,他说有千金财产的人,“比一都之君”,就好像与地方首长平起平坐。达到百万,现在不是百万了,就是你们讲的多少个亿。他说达到这个,“乃与王同乐”,他的享受比部长、省长乃至国家领导人好。“岂所谓素封者邪?非邪?”他说这个并不需要祖传的,靠自己努力来做到这样。
那么,我们再翻一下这一本资料,最后一页“故曰: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礼生于有而废于无。”这个“礼”包括很多,所以,管子的经济政治从这里开始,经济不建立好,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没有基础;反过来讲,文化没有基础,这个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个病态,“礼生于有而废于无”。
“故君子富,好行其德”,所以讲文化的修养,好人富有了,做好事,做功德。“小人富,以适其力”,没有修养的人发财了,用到享乐上,或者做坏事去了,或者继续再投资,为了钱而赚钱,至于怎么样用钱才好,根本不懂。
所以,“渊深而鱼生之,山深而兽往之,人富而仁义附焉”,这是三句重点的话——水很深了,养很多鱼;山很深了,里头很多的生物;人富有了,一个人有了财富,要养仁,讲仁义道德等等。不是说人富有了自然会有仁义道德,那是要提醒自己反省自己,要修养才会有的。
“富者得势益彰,失势则客无所之,以而不乐”,所以呢,树倒猢狲散,猴子是为了桃子才来的。不是只有财富吸引人,道德学问的富有,也会吸引人来学习归附。“富者得势益彰”,富有了,得到势力,有机会更发展。“失势则客无所之”,你倒霉了,朋友也没有了。所以你的朋友很多,要考虑考虑是你的道德关系,还是你的财富的关系,自己要反省。
“谚曰: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,此非空言也。”从前的谚语说:有钱家庭的孩子,不会死在路上,总是有人招呼的。没有人招呼,算不定就死在哪里。
“故曰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——这是司马迁的名言。
“夫千乘之主,万家之侯,百室之君,尚犹患贫,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!”他有一个结论,谁都怕穷,可是反过来看,人究竟富有到什么程度才满足?看了这几句话,你可以答复,人永远不满足。“千乘之主”是皇帝,“万家之侯”是诸侯,“百室之君”地方的首长。他说每个人,不管官多大、钱多少,随时仍觉得不够。依我的经验,我常常告诉同学们,人生啊,永远感觉到缺一间房间,身上永远感觉缺一块钱,所以,“千乘之主,万家之侯,百室之君,尚犹患贫”,那么有力的人,自己还感觉到不够,不满足,“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”,所以,一般人的欲望是不会满足的。这是司马迁在这一段的结论。
我们今天所讲的,是贡献给大家讨论的,先提个头,到明天我们再研究本题“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”。不过今天已经反思很多了,不晓得我讲的有没有重点,因为我讲得很乱,怕大家搞不清楚,明天我们再讨论。
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357712148/2053054